【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推进护理服务延伸 践行人文关怀新实践

自《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 - 2027 年)》全面实施以来,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以"人文护理暖人心,优质服务树标杆"为指引,立足患者需求,将人文关怀理念贯穿护理服务全过程。各临床科室积极响应,结合专科特色创新实践,创新推出特色鲜明的人文关怀服务。从生理照护到心理支持,从服务流程优化到细节关怀升级,以多元实践将人文理念融入专科护理全流程,切实满足不同患者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全方位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与满意度,让人文关怀在临床一线绽放出温暖而独特的光芒。

神经心胸外


     为改善患者就医体验,神经心胸外科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在科室,“护‘颅’入微,抚‘胸’尽责”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融入了护理服务的每一个细节。推出系列暖心举措,让优质服务与人文关怀浸润诊疗全程。 

     住院期间的 “五心” 服务,是科室传递温暖的第一张名片。从患者入院时的诚挚接待,到诊疗过程中的细致护理;从日常照护里的主动帮扶,到疑问解答时的耐心细致,再到守护健康的高度责任心,“五心” 理念贯穿始终。曾经冰冷的病房走廊,因医护人员的笑脸与贴心举动变得暖意融融,让患者在陌生环境中找到归属感。

ScreenShot_2025-10-20_155606_400.png

   针对颅脑手术患者的特殊困扰,科室定制的手术专用帽成为 “心理慰藉神器”。术区剃头后的不适、术后伤口暴露的焦虑,都因这顶帽子得到缓解。它不仅呵护着患者的生理创口,更驱散了外貌改变带来的病耻感,帮助患者以积极心态投入康复。

   面对躁动患者的留置针脱落难题,护理团队通过胶布高举平台 U 形固定加 “渔网” 包裹的双重防护,既确保了留置针稳固,又减轻了患者痛苦,显著降低脱管发生率。

ScreenShot_2025-10-20_155657_013.png

 从贴心举措到专业守护,科室用一个个温暖瞬间,践行 “以人为本” 的服务理念。让每一位患者在与病魔抗争的路上,都能感受到被理解、被尊重、被关爱,用爱与专业为生命撑起希望之伞。

创伤中心病区


       为进一步满足患者多元化需求,优化就医体验。在创伤中心病区,总有些温暖细节在悄悄发生----“润心”小喷壶、“会发光”的呼叫铃……今天带您探秘这些让患者直呼“太贴心”的护理巧思!

举措一:润心喷雾 精准救赎

      针对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的口渴问题,摒弃传统棉签蘸水的方法,转而采用更为贴心的生理盐水喷雾方案。传统方法仅能短暂湿润口唇,难以根本缓解口渴,且水分蒸发后可能加剧口唇干燥。为此,术前为每位患者的家属提供一个15ml的喷雾器,并预装生理盐水。当患者术后在禁饮阶段出现口干、口渴不适时,家属可轻轻按压喷雾器,让细腻的水雾均匀覆盖患者的口唇及整个口腔,每两小时可重复一次。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干渴之苦,让漫长的禁饮等待不再是孤立无援。

ScreenShot_2025-10-20_155715_585.png

举措二:暗夜守护,“荧”为有你

      科室人员将病房内的呼叫铃贴上“荧光贴”。熄灯后,它会散发出荧荧的微光,如一抹微弱却温暖的路标,在完全黑暗中清晰可见,方便患者在夜间无需摸索即可准确找到呼叫按钮。这点点荧辉,不仅是指引,更蕴藏着我们守护患者夜间安全的用心,让需要帮助的时刻不再被黑暗笼罩,有效缓解了患者的夜间焦虑,提升了住院安全感。不仅呼叫铃会发光,电灯开关在夜间也会“发光”,大大提高了患者夜间治疗、如厕、呼叫护士的便捷性。夜半病房的那一抹荧荧指示,让帮助在光影间变得“垂手可得”。

ScreenShot_2025-10-20_155730_985.png

  在科室,这一系列充满人文关怀的护理举措,如春日暖阳般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未来,大家将继续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努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护理服务,让每一份关怀都化作患者康复路上的温暖阳光。


校      对丨刘谨萱

一      审丨余   航

二      审丨陈兰英

三      审丨胡   妮

文章来源:护理部

0798—8560600
院长信箱:jdzsyyy@126.com
景德镇市珠山区中华北路3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