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德医风

医德为帆 医术为桨丨闯过动脉瘤破裂脑出血关,于绝境搏回生命

发布时间:2025-09-08    点击量:48

微信图片_2025-09-08_163447_516.jpg

8月2日中午,68岁的杨奶奶在家中做饭时突然出现意识障碍,家属发现后立即将她送到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绿色通道,当时杨奶奶已经陷入深度昏迷状态。CT检查结果显示令人震惊:患者颅内蛛网膜下腔、脑室大量出血!且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这些指标在医学上都意味着极差的预后,生存希望微乎其微。

此时正值午间用餐时间,但在接到急诊卒中绿色通道通知后,病情就是集结号,刚刚拿起餐盒的神经内科医护人员立即放下午饭投入抢救工作。鉴于患者病情危重,医院立刻启动多学科会诊,根据头颅CT结果考虑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大量出血,快速进行颅内血管评估及病因查找迫在眉梢,做好2种方案:快速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如果是动脉瘤尽量快速进行动脉瘤填塞,然后进行桥接双侧侧脑室引流,另一种备用方案:如果动脉瘤介入不能进行,立刻准备进行动脉瘤夹闭同时进行血肿清除及侧脑室引流。

wechat_2025-09-08_163502_825.png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神经内科主任江顺福、吴明超主任、神经内科医生徐鸿一边快速阅片,一边组织麻醉、护理抢救团队。造影结果显示为前交通动脉瘤,出血“元凶”找到并进行拆弹处理为抢救该患者第一步,经过专家团队认真评估,决定立即为患者实施血管介入手术wechat_2025-09-08_163510_576.pngwechat_2025-09-08_163516_518.png

这是一场明知希望渺茫却依然全力以赴的坚守。在手术室里,医护人员清楚地知道,动脉瘤破裂导致出血死亡风险巨大,但他们选择与死神展开一场殊死搏斗。动脉瘤成功填塞后,神经内科团队深知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大量出血导致高颅内压随时出现脑疝影响患者呼吸、心跳等生命中枢,立即又进行了侧脑室引流术、腰椎穿刺脑脊液释放。连续两次手术,整整三个多小时的过程中,没有人离开过手术室,没有人提起吃饭休息。监测仪器的滴答声与医护人员坚定的指令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生命守护的乐章。

令人开心的是,在手术当晚,患者意识状态就开始出现好转迹象。这个微弱的变化,让所有参与抢救的医护人员倍感欣慰——他们的坚持没有白费。

微信图片_2025-09-08_163527_634.jpg

经过近一个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杨奶奶的恢复情况远远超出预期,不仅人十分清醒,还能说话,手脚也可以活动。9月1日,患者家属专程来到医院,送来了锦旗和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

神经内科主任江顺福表示:“这个病例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医院多学科协作机制的完善和医护团队的专业素养。在面对如此危重的患者时,我们只有一个信念: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

面对极低的成功率和极高的手术风险,神经内科团队及多学科协作专家没有丝毫犹豫与退缩。他们放下碗筷奔赴急诊的本能、四小时连台手术的坚守、不放弃每一个生命的执着,正是“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生动写照。市一院将以此次救治案例为激励,持续强化医护人员医德修养与专业能力,完善多学科协作机制,始终把患者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回应群众期盼,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初心,为守护人民健康筑牢防线。


校     对 丨刘谨萱

一      审丨余   航

二      审丨江顺福

三      审丨胡   妮  

文章来源: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