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文化近期,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赵俊团队成功为一名68岁肝恶性肿瘤术后复发患者,独立实施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术(HAIC)。该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市一院在肝胆肿瘤微创介入诊疗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本地及周边区域中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更前沿、更精准的治疗选择。
此次技术的成功应用,得益于市一院对提升专科技术能力的前瞻性布局。为加强肝胆肿瘤微创介入技术建设,今年3月市一院选派肝胆外科骨干医生胡海中,赴江西省肿瘤医院进行为期半年的专项进修。进修期间,胡海中医师系统学习并掌握了TACE、HAIC等前沿介入技术的操作流程、药物选择策略、精细栓塞技巧及围手术期管理要点,明确了该技术在中期肝癌转化治疗及晚期患者姑息治疗中的重要地位,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具备了独立开展相关手术的能力。

学成归来后,胡海中医师迅速将所学技术应用于临床。本例接受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为老年男性,肝恶性肿瘤术后5月余,复查时发现甲胎蛋白显著升高,增强CT提示肝右叶及左叶多发占位,通过详细检查后,诊断为原发性肝细胞癌(CNLC分期 IIb期)。经科室充分讨论,并与患者及家属深入沟通后,决定为其施行TACE+HAIC联合治疗方案。前者通过将栓塞剂注入肿瘤的供血动脉,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使肿瘤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后者在TACE的基础上减少化疗药物在外周血中的分布,从而降低化疗药物的全身副作用。

微创手术过程顺利,历时约45分钟,患者的甲胎蛋白(AFP)从治疗前的31886ng/ml降至治疗后的7.94ng/ml(正常值为0-7ng/ml)。该技术的核心与难点在于精准栓塞肿瘤的供血动脉,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的肝功能。其显著优势在于创伤微小、恢复较快,特别适用于肿瘤较大、位置特殊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较差,无法进行手术切除的中期肝癌患者,通过TACE治疗,可以控制肿瘤的生长速度,缩小肿瘤体积,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对于部分中晚期肝癌,或者无法耐受、手术意愿不强的患者,我们现在可以依据最新的诊疗指南,采取以TACE/HAIC为基础,联合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模式。”胡海中医师表示,“这种‘转化治疗’的理念和实践,旨在通过有效的非手术方法,使部分患者的肿瘤缩小或降期,从而为他们争取到潜在的手术根治机会,切实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健康科普
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常与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长期过量饮酒、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以及黄曲霉素暴露等因素密切相关。

肝癌的常见症状:
肝癌早期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容易被忽视。但随着病情发展,以下症状逐渐显现:
1.肝区疼痛:这是它的“招牌动作”,且疼痛还可能随着病情发展,愈发“嚣张”。
2.消化道症状:消化道也开始抗议,食欲下降、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随之而来。
3.体重骤降。
4.出血倾向:肝脏功能受损,凝血因子不足,会出现牙龈出血、皮肤瘀斑等。
5.黄疸:晚期患者,黄疸也会“登场”,皮肤、巩膜黄染,尿液变黄,大便呈陶土色。
6.腹水:腹部逐渐膨隆,严重的时候会出现“腹大如鼓”。
肝癌高危人群
1.慢性肝病患者: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肝硬化患者。
2.中老年男性:50-60岁为发病高峰,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7-10倍。
3.不良生活习惯者:长期酗酒、肥胖(BMI>28)、糖尿病患者。
4.有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有肝癌患者。
如何才能够早期发现肝癌?
无基础肝脏疾病患者,重视健康体检,如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有基础肝脏疾病,如乙肝、丙肝、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需定期健康体检,重视甲胎蛋白、肝脏的影像学检查。
肝癌的预防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努力。从接种疫苗到健康饮食,从定期体检到积极治疗,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守护肝脏健康,从今天开始!
校 对丨刘谨萱
一 审丨余 航
二 审丨胡海中
三 审丨胡 妮
文章来源: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