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医院文化
近日,中国甲状腺眼病临床协作组(CTEDS)公布“国家级甲状腺眼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名单,全国仅17家医院入选,江西省共2家——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这一国家级荣誉的落地,不仅标志着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在甲状腺眼病(TAO)诊疗领域的实力获全国认可,更让赣东北地区饱受“突眼”困扰的患者,无需跨省奔波就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与全国先进水平同质的规范化诊疗服务。

“景德镇方案”:多学科协作构建TAO全流程规范诊疗体系
早在2018年,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便在省内率先探索甲状腺眼病的系统化诊疗路径,组建“内分泌-眼科-放疗-核医学”多学科协作(MDT)团队。经过多年实践打磨,团队制定出覆盖“筛查-活动度评分-激素冲击-生物靶向-康复随访”全流程的18步标准化操作规范(SOP),彻底破解了以往患者“科室间转诊奔波、治疗方案零散不统一”的困境。 此次评审中,专家团对医院给予高度评价:“景德镇市一医院病例资料完整度、多学科协作模式、患者教育体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套严谨高效的“景德镇方案”,正是科室斩获国家级资质的核心底气,也为众多受“突眼”困扰的患者点亮了康复希望。
患者笑脸为证:两例典型案例直击突眼度显著改善
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患者重获眼部健康与生活自信的鲜活故事。科室收治的两例甲状腺眼病患者经规范化治疗后突眼度大幅回退,症状明显缓解。
案例一: 男性患者:李先生(化名)——重症状显著缓解,从“痛苦煎熬”到“正常生活” 38岁的李先生因甲亢引发甲状腺眼病,就诊时症状已十分严重:不仅双眼突出明显,还伴随剧烈的视物疼痛,眼球转动时痛感加剧,无法长时间看物;结膜重度充血,眼白部位红肿明显;更严重的是,复视症状让他看任何物体都呈双重影像,日常走路需扶着墙壁,吃饭时甚至无法准确夹取食物,工作被迫暂停,生活陷入困境。此前他曾到外地求医,被告知“需等病情稳定后再制定方案”,一度对治疗失去信心。

治疗前检查显示,李先生右眼突眼度达24mm,左眼23mm,双眼存在1mm差距,结合其严重症状与眼部活动度评分,MDT团队判断其处于疾病活动期,紧急制定“激素冲击治疗+生物靶向干预+对症止痛护理+定期随访调整”的综合方案。

经过4个疗程的规范治疗与康复管理,复查时李先生双眼突眼度均成功降至18mm,双眼完全对称;视物疼痛彻底消失,结膜充血消退,眼白恢复正常色泽;复视症状也完全缓解,看物清晰不再重影,“现在能正常走路、工作,吃饭也不用家人帮忙,终于摆脱了之前的痛苦!”
案例二: 女性患者:张女士(化名)——突眼同步回退,从“闭眼困难”到“安稳入眠” 42岁的张女士确诊甲状腺眼病后,主要困扰集中在双眼突出导致的闭眼困难:夜间睡觉需反复涂抹眼药膏保护角膜,生怕角膜暴露引发感染,长期睡眠质量差,白天精神萎靡,且外观变化让她不愿参与社交活动。

治疗前评估显示,张女士双眼突眼度均为22mm,眼睑退缩明显,眼裂增宽。MDT团队结合其甲状腺功能状态,优先开展基础病情调控,再联合精准治疗手段改善突眼症状。

经过2个多月的规范化治疗与康复训练,张女士复查时双眼突眼度均成功降至16mm,眼睑退缩症状显著改善,夜间能轻松闭拢双眼,“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不用再半夜起来检查眼睛,也敢主动和朋友聚会了!
以荣誉为起点:持续守护区域患者“光明”
“获评国家级‘甲状腺眼病规范化诊疗中心’,对我们而言不是终点,而是更重的责任与更高的起点。”内分泌科主任邱奉林表示,科室将以此次授牌为契机,进一步深化MDT协作机制:通过开设“甲状腺眼病联合门诊”,让患者一次就诊即可完成多学科评估;定期开展病例研讨与技术共享,持续优化诊疗流程;同时面向景德镇及周边基层医院开展医师培训,普及规范化诊疗理念,并通过健康科普宣教,帮助更多人认识甲状腺眼病、实现早诊早治。
作为“世界瓷都”,景德镇以精湛的制瓷技艺闻名世界;如今,景德镇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凭借国家级甲状腺眼病诊疗资质,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张“光明名片”。未来,科室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核心,用专业的诊疗技术与温暖的医疗服务,让更多“突眼”患者重绽自信笑脸,切实守护赣东北地区百姓的眼部健康。
校 对丨刘谨萱
一 审丨余 航
二 审丨邱奉林
三 审丨胡 妮
文章来源:内分泌科吴昀